简介:
本项目定位于以轻合金电磁传输装备技术为核心,为国防、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及其他民用行业提供全国领先的生产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机制创新试验田、军民融合配套服务基地。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论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建设内容
1.1.4 项目投资
1.1.5 财务评价
1.2 编制依据
1.3 编制范围
1.4 结论与建议
1.4.1 项目结论
1.4.2 项目建议
第二章 背景与必要性
2.1 背景分析
2.1.1 “中国制造2025”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
2.1.2“十三五”时期铸造业重点开展先进铸造技术和工艺装备的研发与推广,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升级
2.1.3 特种铸造技术与装备明确列入最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1.4 新材料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支撑性产业,为项目落地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
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2.1 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号召,加快轻合金定量传输和低压铸造设备领域两化融合,助力我国制造业由大向强转变
2.2.2 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相结合的产业技术研发模式,推动铸造关键技术开发,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2.3 填补国内高质量镁合金铸件设备制造空白
2.3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
2.3.1 致力于打造轻质新材料产业基地,提升城市知名度
2.3.2 增加经济总产值,增加本地政府财政税收
2.3.3 积极促进相关人员就业,缓解了部分社会就业压力
2.3.4 实现企业+科研院校协同发展,增强本行业人才支撑和保障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行业简介
3.1.1 行业分类
3.1.2 行业主要监管部分
3.2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利好轻合金及制品装备行业发展
3.3 项目市场客群定位
3.4 电磁传输装备市场规模预估
3.4.1 电磁传输工艺技术简介
3.4.2 轻合金电磁浇筑装备工艺优势
3.4.3 电磁装备市场规模空间广阔
3.5 汽车轻量化镁合金市场规模预估
3.5.1 汽车轻量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3.5.2 汽车轻量化后经济效益显著
3.5.3我国汽车产量稳定增长,为本项目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3.6 未来轻合金在军工、通信零部件和日用厨具领域无限可期
3.6.1 我国军工行业发展态势较好,轻合金零部件应用市场可期
3.6.2 铝、镁合金将在通讯行业零部件和日用厨具行业逐渐打开市场
3.7 分析结论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轻合金电磁传输装备:轻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小于或等于4.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铝、镁、钛等)熔合而成的合金。顾名思义,装备是由轻合金制成的,而电磁信号能在其中自由传输。
3.2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利好轻合金及制品装备行业发展
在有色金属结构材料领域,轻质、高强、大规格化以及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新型轻合金的性能恰好符合这一发展趋势。新型轻合金主要包括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装备、交通运输、船舶及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领域。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指出,高性能轻型合金材料将是新材料“十三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并配套专项工程予以支持,还将建设三大新型轻合金材料基地,重点满足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汽车轻量化等交通运输装备的需求。由此来看,铝、镁、钛合金作为新材料产业的“轻骑兵”,将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下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2019年12月,工信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要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实施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提升工程,开展高性能镁铝合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车辆轻量化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
2017年,科技部在《“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在轻质高强材料方面提出重点发展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的新原理与新技术,先进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高熵合金等轻质高强材料,新型轻质材料结构一体化、智能化、柔性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2016年,发改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中明确将“高性能铝及铝合金等产品,电容器铝箔,亲水,特薄铝及铝合金箔材,半凝固态铸造加工的铝和铝合金材,高强度铝合金锻件”列为鼓励发展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