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年产50万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共事业评论149阅读模式

简介:

项目专注于探索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合理运行模式,竭诚从根本上解决洞渣危害问题,实现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洞渣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节省大量用于填埋的土地。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项目简介

1.1.4 项目选址

1.1.5 建设内容

1.1.6 建设进度

1.1.7 项目投资估算

1.1.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 结论与建议

1.2.1 结论

1.2.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建筑垃圾造成严重生态危机,资源化再生利用迫在眉睫

2.1.2 发改委鼓励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1.3 四川省全面落实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1.4 理县全力保护和改善全县土壤环境,深入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举措..

2.2.2 消除洞渣对理县本地生态环境和群众安全带来的隐患..

2.2.3 提高理县建筑渣土资源循环再利用率,推动本地建材产业调整升级..

2.3 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2.3.1 带动大量人员积极就业,缓解理县就业压力,助力两会精神落地

2.3.2 有效保护理县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受污染,保重当地群众饮水健康

2.3.3 对隧道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洞渣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有效节约理县土地资源..

2.3.4 提高理县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行业简介

3.2 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底层发展驱动因素

3.2.1 政策频发助力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

3.2.2 建筑垃圾产量持续增长为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支撑

3.3 国内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增长迅速,未来几年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3.3 项目目标市场定位

3.4 项目市场机遇分析

3.4.1 阿坝州高速公路修建中对粉煤灰的需求量超百万吨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洞渣,是指山洞中的废渣,在工程中指,在某些隧道项目中,开挖出来的石料废渣,属于必须废弃或抛弃的物体。洞渣危害,若将洞渣直接废弃严重影响工程区自然环境及生态平衡,如占用土地资源、阻塞河道等,有时还会因处置不当造成安全隐患。

2.1.3 四川省全面落实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8年1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在《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中指出,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提升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到“十三五”末,我省循环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循环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65%,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达75%,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

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8年7月,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要求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坚持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建设的投资和运营,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循环型经济是“循环型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循环型社会”则是循环型经济的制度保障。对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是体现我国经济循环发展的重大战略理念,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yiming, gong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2月1日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my.izhihuiplus.com/1407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