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项目计划在xxx通过智慧监控、预警、隔离等手段进行水源生态保护,响应“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号召,竭诚遏制危害河湖健康的行为,保护水资源、水环境,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提高人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建设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建设规模与内容
1.1.6 项目建设进度
1.1.7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2 结论与建议
1.2.1 结论
1.2.2 诉求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背景
2.1 国家宏观政策背景
2.1.1 “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
2.1.2 水源污染防治: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2.2 地方政策背景
2.2.1 四川: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2.2.2 甘孜州政策
2.2.3 白玉县:全面启动“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
2.3 地方环境及产业现状要求白玉县必须加强对水源生态的保护
2.3.1 白玉县江河众多,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2.3.2 白玉县野生动物数量种类众多,威胁当地水源水质安全
2.3.3 牧业是白玉县支柱产业,防止牧业对当地水源的污染十分重要
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社会效益
3.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水原生态保护:指保护给水水源不受污染的各种措施。是对江、河等水体上游(或源头)地区周围环境的保护。其目的是为了保蓄和增加上游清洁用水量,使下游有足够的清水径流下泄,提高下游水体对污染物的推移、稀释、扩散能力。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
2.1.1 “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系源头地区、自然保护地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流域上下游通过资金补偿、产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开展横向生态补偿。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推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重点流域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