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报废车辆回收拆解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共事业评论132阅读模式

简介:

项目拟与xxx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通过入驻xxx水井头,引进报废车船拆解所用设备,打造全套流水线拆解业务线,一方面实现双方公司规模及车船回收拆解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实现合作共赢;另一方面,可提高xxx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促进xxx临海工业发展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建设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项目选址

1.1.6 建设规模与内容

1.1.7 项目建设进度

1.1.8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 项目编制依据及范围

1.3.1 项目编制主要依据

1.3.2 项目编制范围

1.4 结论与建议

1.4.1 研究结论

1.4.2 项目诉求

第二章 项目实施背景与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奋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2.1.2 国务院提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1.3 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2.1.4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离不开报废机动车拆解回收行业快速发展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顺应我国“十四五”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2.2 顺应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2.3 推动废旧资源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2.2.4 提升金属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价值的迫切需要

2.2.5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2.2.6 促进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迫切需要

2.2.7 报废汽车再生利用已成为循环经济理念的迫切需要

2.3 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2.3.1 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2.3.2 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可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

2.3.3 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矛盾与报废汽车中闲置浪费状况并存问题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

3.1 行业分类及监管体制

3.1.1 行业分类

3.1.2 行业监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3.2 行业基本概况

3.2.1 行业基本概况及产业链

3.2.2 行业发展阶段

3.3 多因素合力,驱动行业发展

3.3.1 废旧汽车拆解引来政策利好

3.3.2 市场化进程开启,精细化拆解驱动行业发展

3.3.3 废弃车辆回收价格提升,刺激了车主申请报废热情

3.4 行业规模与趋势预测

3.4.1 2019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企业数量731家,未来将持续新增

3.4.2 中国报废汽车拆解回收行业整体呈向良好发展态势

3.4.3 拆解公司数量井喷后,行业整合开始,龙头浮现

3.4.4 行业将朝着机械化和互联网化方向发展

3.5 目标市场定位

3.6 市场规模及趋势

3.6.1 2020年中国报废汽车数量预计达到1851万辆

3.6.2 中国汽车销量有所回落,但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报废车船: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或者虽然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不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称为报废车船。

车船回收: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_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2.2.2 顺应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最根本的方法同样是依靠科技创新。通过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严峻的环境形势得到根本的缓解。本项目就是通过运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对报废汽车进行拆解,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排放,是顺应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就是顺应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立足解决我国日益增长的废弃汽车报废积压的现实问题,通过达成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零浪费”,是当前我国对于废固物体处理的主要解决技术途径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业进行“资源化”的利用处理,这也促进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推动了行业发展。

2.2.3 推动废旧资源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我国钢铁、塑料、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已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因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同时,我国如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本项目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确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动废旧资源再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构筑充分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yiming, gong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2月1日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my.izhihuiplus.com/1409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