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公司通过现有厂房的改造以及新设备的引进,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计划生产医药中间体4,6-二氯嘧啶。
4,6-二氯嘧啶是合成抗肿瘤药氟尿嘧啶的重要中间体,氟尿嘧啶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目前临床上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线或二线用药,特别对实体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建设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项目选址
1.1.6 项目建设进度
1.1.7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 项目编制依据及范围
1.3.1 项目编制主要依据
1.3.2 项目编制范围
1.4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1 项目背景分析
2.1.1 “十四五规划”聚焦化工行业发展,推动产能转换和升级,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加快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
2.1.2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精细化工发展,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2.1.3 湖北省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医药新兴支柱产业
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2.2.1 响应化工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助力产业结构化转型
2.2.2 推动医药中间体生产研发,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2.2.3落户湖北省黄石市重点产业园区,促进黄石市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
2.3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
2.3.1 带动黄石市经济增长,与医药园区内相关医药企业产生协同效应
2.3.2 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劳动力的就业
2.3.3 吸引行业高端人才,提升黄石市人才竞争力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行业分类及监管体制
3.1.1 行业分类及概述
3.1.2 主管部门与管理体制
3.1.3 行业法规与政策
3.2 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3.2.1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历程
3.2.2医药中间体行业发展情况
3.2.3医药中间体产业链分析
3.3多因素合力,驱动医药中间体行业发展
3.3.1 碳中和背景下,化工产业政策驱动精细化工结构化转型发展
3.3.2产业链下游医药行业需求,带动医药中间体发展
3.4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前景明朗,下游原料药市场高速发展,医药中间体行业未来可期
3.4.1 到2021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5亿元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氟尿嘧啶:又名5-氟尿嘧啶,化学式为C4H3FN2O2,是一种嘧啶类似物,属于抗代谢药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肿瘤。
3.2.1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历程
精细化工行业包括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工产品具有少量生产、应用领域相对较为专一、产业链长而复杂的特点,主要应用在医药、农药、染料、液晶等领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日益明显。精细化工行业由于产业链较长而复杂的特点,具备全球化分工合作的基础。国际行业巨头为了抢占利润的至高点,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自身精力集中于微笑曲线两端——研发及终端产品,而将中间体及原料药等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这样,全球化的分工模式已经形成。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拥有比较优势而具备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承接产业转移。从我国实际利用的外商投资看,我国1983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2.6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后便开启了产业转移的高速增长期。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产业转移有两大趋势,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我国每年实际利用的外商投资额的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增大,二是转移的产业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的产业转移历程呈现技术含量由低到高、逐级推进的特征。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到之后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含量较高的装备制造行业,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中化工行业从原本的同质化大宗产品向差异化精细化工产品升级。
图3-1:我国承接的转移产业类型进化过程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艾自汇产业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