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项目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敷设管道,输送天然气,推进燃气下乡在湘西地区的落实,这将有助于实现“气化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建设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项目选址
1.1.6 建设规模与内容
1.1.7 项目建设进度
1.1.8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2 项目编制依据及范围
1.2.1 项目编制主要依据
1.2.2 项目编制范围
1.3 结论与建议
1.3.1 项目结论
1.3.2 项目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国家宏观政策背景
2.1.1 燃气下乡: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燃气下乡
2.1.2 双碳目标:“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彰显低碳转型决心,中国驶入减碳快车道
2.1.2 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
2.1.3 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占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2.1.4 美丽乡村建设: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天然气村村通工程,共建美丽乡村
2.2 地方政策背景
2.2.1 2021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推进燃气下乡
2.2.2 湖南省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进程
2.2.3 湘西州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人居环境治理
2.2.4 湘西州高度重视农村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湘西州推进乡村振兴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 响应政府号召,助力国家及湖南燃气下乡战略的加速推进
2.3.2 推动湘西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2.3.3 补齐湘西农村发展短板,提高燃气渗透率
2.3.4 减少碳排放,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顺利推进
2.4 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2.4.1 提升湘西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2.4.2 提供就业岗位,助力中央两会精神落地
2.4.3 改善湘西农村人居环境,降低居民能源开支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3.1 行业分类与监管
3.1.1 行业分类
3.1.2 行业监管:政府部门与行业自律机构共同监管
3.1 行业发展现状
2.1.1 国内天然气产消费量快速增长,亟需加快天然气管道设施的建设进程
2.1.2 我国农村天然气普及率仅31%
3.2 湖南农村燃气普及率仅2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湘西地区仍采用柴火
3.3 湖南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为燃气下乡奠定良好基础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燃气下乡:此次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是为了振兴农村、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重要举措。
气化乡村:以绿色低碳清洁为目标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是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2.1.1 国内天然气产消费量快速增长,亟需加快天然气管道设施的建设进程
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高热的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以来国内天然气产量、消费量以及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增长较快,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仍较低。我国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从上年的7.8%提高至8.4%,完成了8.3%-10%的《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但同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比超过20%,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的消费比例仍有待提升。
图3-1:2015-2020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发改委,华创证券
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加,2008~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由819亿立方米上涨至3259亿立方米,我国消费量均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天风证券研究院预测,到“十四五”末,总消费量接近5000亿方,年均增速8%左右。
在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日趋增长的背景下,必须建设相应的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来满足居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然而,由于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以及资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总体较为落后。当前我国管道建设过程中与城乡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域的矛盾时有发生,管道及储气设施规划建设难度增大。《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要求,2020年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达到10.4万千米,在“十三五”期间新建成4万千米。而近四年管道建设相对缓慢,2018年仅新建成约1822千米,比2017年减少991千米,截至2019年底,管道总里程约比计划少1.7万千米,预计2020年较难按期完成任务目标。新成立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面临长期合同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有待逐步理顺经营机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源统筹高效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