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项目致力于还原野生条件,以仿野生种植技术为支持,种植地道中药材,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仿野生中药材,更能满足最终消费者对好药材与健康的诉求,具备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建设单位
1.1.4 项目介绍
1.1.5 项目选址
1.1.6 建设规模与内容
1.1.7 项目建设进度
1.1.8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 项目编制依据及范围
1.3.1 项目编制主要依据
1.3.2 项目编制范围
1.4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 背景分析
2.1.1 国家多角度发文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2.1.2 中央到地方多层次支持中药材种植,推动我国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2.1.3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资源、立地条件优势突出,适合林下道地药材种植
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2.1 打造南召县苍术、黄精等特色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优势,助力南召县实现精准扶贫
2.2.2 促进中药产业上游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缓解供求矛盾,满足市场需求
2.2.3 后期拓展中药材初加工和中药材种植基地观光旅游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本地经济发展的多元性
2.3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
2.3.1 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带动本地农户参与,提高农户收入,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2.3.2 提高南召县林下经济附加值,促进本地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行业简介
3.1.1 行业分类
3.1.2 行业主要监管部门
3.2 中药材种植行业底层发展驱动因素
3.2.1 中医药发展受到国家高度关注,多项政策强势驱动行业发展
3.2.2 居民消费支出稳定上升,增大对药疗保健消费需求
3.2.3 消费者对中医药治疗接受度提高,保障了中药种植行业可持续发展
3.3 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3.1 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有望达到6600万亩以上
3.3.2 中药材价格指数整体稳定,行业盈利性较好
3.3.3 中药材市场发展前景可观,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未来四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
3.3.4 中药材种植逐渐扩大化、规模化
3.4 项目目标市场客群定位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仿野生种植,就是在原生态道地产区,重建生长需要的野生环境——不用化肥农药、不用杀草剂、不用膨大剂、不用激素等任何化学品, 保留杂草和昆虫。
仿野生中药材,就是在原生态道地产区,重建药材生长需要的野生环境,完全靠野生环境下各种恶劣条件的胁迫和物种之间相互竞争的力量,激发出药材基因中潜藏的药效。
3.2.1 中医药发展受到国家高度关注,多项政策强势驱动行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中医药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016年颁布的《中医药法》更是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表3-1:2015年-2019年中医药发展
时间 |
文件 |
内容 |
2015.4 |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
首次由12部委联合为中药材专门制定5年规划 |
2016.2 |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
纲要指出,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2016.8 |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
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
2016.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
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 |
2017.1 |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提出要实现中医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
2017.9 |
《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 |
提出要凝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优势,共同推进精准脱贫 |
2017.12 |
《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从深化中医医疗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互联网服务等方面绘就我国“互联网+中医药”的发展路线图 |
2018.12 |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 |
到2020年,要建立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体系。到2025年,要健全道地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构建完善的道地药材生产和流通体系 |
2019.1 |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
提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等六大意见。万亿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再迎政策利好 |
相关政策资料来源:政府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