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项目在生态农业和土地及农业的多重功能开发的基础上,逐步探索与政府配合作开展高品质现代农村综合体,形成xxx亩规模的黑果花楸产业集群开发建设的可能性。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建设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项目选址
1.1.6 建设规模与内容
1.1.7 项目建设进度
1.1.8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 项目编制依据及范围
1.3.1 项目编制主要依据
1.3.2 项目编制范围
1.4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1.2 农业农村部支持延长农村产业链,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1.3 国务院鼓励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
2.1.4 新疆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功能性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强功能性食品加工业
2.1.5 农三师图木舒克市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黑果花楸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图木舒克市乡村全面振兴
2.2.2 延伸黑果花楸种植、加工和观光产业链,加快图木舒克市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程
2.2.3 开发黑果花楸高端功能性食品和精深加工农产品,提升新疆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增值率
2.3 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2.3.1 打造“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带动图木舒克市农户参与,提高农户收入,提升农户获得感和幸福感
2.3.2 提高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农业经济产业,促进本地经济持续发展
2.3.3 为市场提供高品质功能性食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功能性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底层驱动因素
3.1.1 国家政策支持及行业逐渐规范化发展
3.1.2 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上升,带动对功能性饮料食品需求
3.1.3 药食同源带动对功能性食品需求
3.1.4 生产技术的进步及信息化应用加快行业发展
3.2 功能性饮料行业市场规模超500亿,成长空间广阔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农村综合体:小城镇综合体(又叫“农村综合体”)是以旅游为先导,以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物流为支撑,以体验为价值,集创意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庄园经济。小城镇综合体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把利刃。
产业集群: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亦称“产业簇群”、“竞争性集群”、“波特集群”。某一行业内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和相关机构。
2.1.2 农业农村部支持延长农村产业链,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党的“三农”理论和政策的创新和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的决策部署,按照2018年中央1号文件“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和《政府工作报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2018年6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
《推进行动》指出,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主体规模要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长,价值链明显提升,供应链加快重组,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融合模式更加多样,建成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示范园,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行动》积极推动财税、金融、保险、投资、科技、人才和用地用电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扶持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能让更多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的融合发展主体。通过政策推动、企业带动和项目引导,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比例,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统筹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能力。通过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第三产业逐步实现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服务规范化,拓宽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同时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紧密相连、一体推进,形成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格局,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