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项目采用大气人工电离方法干预地方天气,凭借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将在大兴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人力培训”一体的天气调节产业链生态,给大兴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项目选址
1.1.4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 建设进度
1.1.6 项目投资估算
1.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2 目编制范围与编制依据
1.2.1 编制依据
1.2.2 编制范围
1.3结论与建议
1.3.1 结论
1.3.2建议
第二章 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1 背景分析
2.1.1 “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2.1.2 科技部鼓励推进气象灾害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
2.1.3 农业部加快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增强对气象灾害的防控能力
2.1.4 国务院从战略层面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2.1.5 我国机场受大雾天气影响频繁
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2.2.1 积极响应“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助力新时期国家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
2.2.2 提升城市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2.2.3 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2.2.4 积极落实大气治理方案,助力“健康中国2030”工程
2.2.5 保障航班安全运行,提高人们出行效率...
2.3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
2.3.1 提高农业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
2.3.2 消除天然和人为雾霾,打造“天蓝”民生工程...
2.3.3 加强国际间气象灾害治理技术合作,加快我国现代化气象灾害体系建设
2.3.4 完善智慧气象调节方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底层驱动因素...
3.1.1 “十三五”期间积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打造智慧气象格局
3.1.2 信息技术与气象领域深度融合
3.1.3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气象服务逐渐完善
3.1.4 各地积极开展气象为农服务
3.2 气象服务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3.3 项目目标市场定位
3.4 雾霾深锁我国百余城市,大气治理市场需求大
3.5 气象服务延伸市场及潜力分析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大气人工电离方法:利用相关科技技术,在太阳紫外线、宇宙射线等的作用下,有些空气分子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成为正离子;有些分子获得电子而带负电,成为负离子。这种中性大气分子获得电荷的过程,称为大气电离。
人力培训:是指来劳动技能的培训,一般泛指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天气调节产业链:依据生物调节气候的原理,采用生态规划的技术方法,利用自然气候营造宜人的微气候环境的技术。
3.1.1 “十三五”期间积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打造智慧气象格局
《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智慧气象,建设具有世界 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
《规划》要求,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成自上而下、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统筹城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式发展,突出强化“政府主导、资源融合、科技支撑、依法运行”的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模式。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扩大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网络覆盖面,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提升防范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的气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地方公共服务和综合治理体系。依法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和政府考核体系,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和公众依法参与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长效发展。
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运行管理制度,健全横向联接各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县、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大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建设及时性强、提前量大、覆盖面广的气象预警业务,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形成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