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项目培育与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趋势相适应的产销对接体系,实现市场供求信息高效匹配,促进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MCN机构、消费者、平台多方共赢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建设单位
1.1.3 项目概述
1.1.4 项目实施进度
1.1.5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 结论与建议
1.3.1 项目结论
1.3.2 项目诉求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
2.1 国家战略层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优化供应链结构,促进内部循环畅通
2.1.1 内循环:党和中央明确“双循环”,内循环是主体
2.1.2 “十四五”规划:供应链优化是我国未来长期事宜
2.2 食品产业政策:改善食品供给结构与质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2.1 大力支持食品工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
2.2.2 加强食品营销与品牌建设,助力扩大产业辐射范围
2.3 数字经济政策:加快平台与直播经济发展,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
2.3.1 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互联网平台,促进平台经济渗透
2.3.2 直播经济:加速直播发展,推进电商服务平台建设应用
2.4 地方政策背景:漯河是食品名城,政府积极布局优化本地食品产业发展
2.4.1 产业背景:食品产业发展遭遇瓶颈,急需转型升级
2.4.2 政策背景:漯河市大力推进“中国食品名城”建设,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
第三章 必要性及社会效益
3.1 项目建设必要性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产销对接:就是产品销售和产品生产直接对接。
市场供求信息:关于不同的消费者在市场上对商品的需求关系信息。
MCN机构:MCN机构是一种舶来品,是指运营 MCN模式的机构,MCN源于国外成熟的网红经济运作,其本质是一个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将PGC(也就是专业内容生产)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
4.2.1 产品和渠道:在新零售模式下,产品驱动转向消费者拉动逻辑,产品和渠道组合更依赖消费者
而现在,在食品工业化进程和大数据赋能的影响下,消费者的声音能够被更精准、更快速地收集,从而催发了以消费者需求为起点的新式消费者拉式逻辑。这种逻辑下将消费者需求作为起点,定制化地引出产品规格和渠道策略。消费者被引入新品研发的所有关键环节,作为主动的一方去创造、改善产品,从传统的“B2B2C”单向信息通道变成“C2B2B2C”的信息闭环。由于这种思路下产品对细分人群定制化与针对性极高,在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且善变的今天,需求、产品和渠道可能的组合复杂度呈现指数级上升的同时,也孕育而出大量的产品创新与推新模式创新机遇。
因此,未来食品产业应从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出发,针对性开发多样的产品和差异化渠道策略。
1、产品:品质、情感、种类等诉求对食品工业的产、研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持续,用户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休闲零食消费从“能吃饱”向“能吃好”的趋势发展,消费需求从阶梯式向扁平化发展,从功能供给、感官剌激、时空情绪、认同归属四个方面,总结出用户消费体现的四大特征:品质消费、感官消费、情感消费、符号消费。随着休闲零食与酒水饮料的消费人群结构的年轻化、需求的多元化,食品品类需求将更加丰富,这对食品工业的生产、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