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项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将有效助力打通水产行业生产、加工及后期运输销售链条,满足人们日常水产品需求以及对海鲜产品保鲜程度日益上升的要求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项目发起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项目选址
1.1.6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1.1.7 项目建设进度
1.1.8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 项目编制依据及范围
1.3.1 项目编制主要依据
1.3.2 项目编制范围
1.4 结论与建议
1.4.1 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 背景与必要性
2.1 项目实施背景
2.1.1 国家大力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成为乡村产业发展重中之重
2.1.2 国家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水产领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支持水产养殖产品加工流通
2.1.3 新冠疫情重压下加快水产品加工企业复工复产成为行业年度重点任务,国家同时加快推动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2.1.4 山东省加快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威海市着力提升海洋产品加工流通水平
2.2 项目实施必要性
2.2.1 有助于“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促进乳山寨镇产村融合
2.2.2 有助于拓宽本地海洋水产行业发展空间,促进我国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
2.2.3 有助于促进山东省现代海洋渔业建设进程,为威海市打造海洋食品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2.3 项目实施社会效益
2.3.1 有效提升威海市水产品流通对接水平,保证我国水产品有效供给
2.3.2 打造威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本地税收,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3.3 提供多个就业岗位,提高本地人民收入水平
2.3.4 提高本地水产行业附加值,打造威海市现代化海洋渔业特色名片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行业分析
3.1.1 行业分类与监管政策
3.1.2 我国海洋水产行业简介
3.1.3 海洋水产加工行业驱动因素
3.1.4 我国海洋水产加工行业规模及趋势:产能快速提升,行业整合进行中,我国海洋水产加工业方兴未艾
3.2 目标市场分析
3.2.1 目标市场定位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冷链技术: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日常水产品:常见的水产品如鱼?虾?蟹?蚌?螺等。
海鲜产品:指海洋中可供食用或使用的产品。范围非常的广泛。大多数指的是海生动物,海生植物。
3.1.2 我国海洋水产行业简介
1、海洋水产加工行业概况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海洋渔业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海洋渔业作为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海洋渔业产值规模占我国渔业总产值比重维持在48%左右。2019年,我国渔业总产值为12572.4亿元,海洋渔业总产值约为6023.30亿元,占比为47.91%。2019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为3282.5万吨。就细分产品产量而言,2006年开始我国海洋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到2019年我国捕捞产量占比下滑至37.08%,养殖产量占比增长至62.92%。
在海洋水产品加工领域,近年来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开始实现水产品加工从小规模、窄系列、低标准、初加工向规模化、系列化、高标准和精深加工转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水产品保鲜加工条件显著改善,以冷库为依托,以鱼、虾、蟹、贝、藻为原料的多品种、多系列加工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六大类、数百种加工产品,即冷冻系列产品;鱼糜及其制品;干、腌、熏、醉四大传统产品;熟制软罐方便食品;营养保健、生物医药品;饲料、化工产品。一些水产品的加工已开始迈向精深加工,水产品综合利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形成一批加工出口系列产品,如虾类加工系列、珍珠加工系列、鳗鱼加工系列、条斑紫菜加工系列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的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有所提高,超低温冷冻技术迅速推广,隧道式速冻机得到普及,速冻方式从块冻转为单条冻、冷冻小包装,使水产品保鲜冷冻水平迅速提高。低温烘干与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盐干、盐渍制品如糟鱼、风鱼等产品从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向工厂化规模生产。包装技术不断改进,改变了水产品大、粗、腥的形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