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师生公益性综合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媒体及教育评论152阅读模式

简介:

项目将通过台湾中州、中科院等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创新改革的整体趋势,以“教育孩子,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为使命,把握孩子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成长的关键期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根本目的

1.1.3项目简介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2.2 编制范围

1.3 结论建议

1.3.1 结论

1.3.2 建议

第二章 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1 项目背景

2.1.1 “十三五”教育规划要求以新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强教育公益宣传,协同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2.1.2 政府发布系列教育政策,积极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2.1.3《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开展公益宣传,积极拓展家庭教育活动载体

2.1.4 衢州市实施“三个三、四个一、五大工程”,不断提升本市教育品质,不断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2.1.5 衢州市积极融入“杭州教育都市圈”,实现教育合作升级,继续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

2.1.6 衢州市直教育系统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动员部署会,促进本市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2.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2.1 项目的实施积极响应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拓展家校沟通渠道,促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落实教学新理念

2.2.2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同行”公益活动,推动本地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共赢”

2.2.3 通过公益性期刊服务平台,对接国内外研学资源,拓宽国际教育视野和格局

2.2.4 通过公益性期刊服务平台,开展职业成长规划资源对接,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2.3 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

2.3.1 推动衢州本地家校共育进一步发展,打造教育“环岛”

2.3.2 推动家庭和学校成为共同的教育主体

2.3.3 通过师生公益性综合服务中心,疏通家校共育桥梁

2.3.4 拓展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本地升学率的提升

2.3.5 依托公益性校内期刊平台,积极展示当代一线教师的价值、荣誉和尊严

2.3.6 塑造家校共育品牌,扩大本地教育发展模式的影响力,形成全国示范效应

第三章 公益服务目标人群分析

3.1 服务市场定位

3.2 衢州市中小学学生在校学生数量总体稳定,学校规模有序扩张

3.3 全国中小学学生在校人数开始回升,学校数量总体稳定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教育创新改革: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2.1.2 政府发布系列教育政策,积极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学校与家庭是担负孩子教育的两个法定责任主体,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

2015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中指出: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从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学校要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相关文章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yiming, gong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2月1日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my.izhihuiplus.com/1421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