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项目致力于通过建设管理培训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助力大型企业实现产业联动,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创新
目录(部分摘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简介
1.1.3 项目建设单位
1.1.4 项目选址
1.1.5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期
1.1.6 资金筹措
1.1.7财务预测指标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2.2 编制范围
1.3 结论建议
1.3.1 结论
1.3.2 建议
第二章 背景与必要性
2.1 背景分析...
2.1.1 “十三五”时期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步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
2.1.2 人社部以产业为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
2.1.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列入鼓励类
2.1.4 国务院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利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信息化进程
2.1.5 生产性服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利好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和品牌建设
2.1.6 成都市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就业工作
2.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2.1积极响应“十三五”促进就业政策号召,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就业规模稳步扩大
2.2.2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信息化,助力我国人力资源产业创新发展
2.2.3 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建知名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2.2.4 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用工成本
2.2.5 项目积极打造创业载体平台,助力成都市促就业政策顺利完成
2.3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
2.3.1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供求对接,引导各类企业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和使用水平
2.3.2 增加就业岗位,积极促进本地人口就业
2.3.3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地方政府财政税收
第三章行业与市场分析
3.1 行业分析
3.1.1 行业简介
3.1.2 行业主要监管部门和政策
3.1.3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3.1.4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主要细分行业
3.1.5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3.2 市场分析
3.2.1目标市场客群定位
获取详细框架请咨询专业顾问
市场分析(部分摘录)
产品知识:
管理培训服务:培训服务是指针对培训活动所提供的包含需求研究、开发、实施、管理等服务的支持工作。
产业联动:产业联动,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不同地区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3.1.3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1、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历程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历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78年至1991年);规范成形阶段(1992年至2000年);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2006年)和统筹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1)人力资源服务起步探索阶段(1978年至1991年)
这一时期是行业的萌芽期,主要特征是打破了国家原来统包统配的人力资源配置制度,企业开始自主用人,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服务开始发端,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式起步。期间,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规范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如1982年劳动人事部发出《关于劳动服务公司若干问题的意见》、1989年1月劳动部颁发《关于劳动服务公司发展和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意见》、1990年1月劳动部颁发《职业介绍暂行规定》等。
